上一主题:同室操戈,我要不要把那人给解决了?

    “孤独症”一词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为人熟悉,但是对孤独症的认识,人们可能还存在误区。真正的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在我国已被医学和教育界确认为一种精神残疾,是跟某些先天因素有关的疾病。而通常我们所说的“老年孤独症”、“白领孤独症”,其实和自闭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所指的都是因孤独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
  城市中孤独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有的人将之称为"都市孤独症",从青少年到老人,从事业成功的白领到普通外来打工仔;在拥挤不堪的都市、无处不在的生存和竞争压力,以及人际关系日渐淡漠中煎熬着的人们,都面临被"孤独综合症"席卷的危险。

  孤独来自人群
       孤独综合症症状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孤僻消极的个性是内因;现代都市的拥挤、社会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的加大、信息的泛滥是外因。此外,戴着面具的职业角色,以及单门独户、封闭的现代住宅也是诱发都市孤独症的原因。

  无法照顾自己的孤独
       孤独感产生后随之带来的通常是情绪低落、忧郁、焦虑、失眠等不健康状态。经常性的不开心,随时感觉到的孤独感,但到了人群中又不能找到融入的感觉。经常有无法独处的体验,在感情上特别需要被照顾呵护,万分恐惧被抛弃。总觉得没有人可以给自己安宁的关系和保护。总结起来说就是“无法照顾自己的孤独”。有孤独倾向的患者来就诊时并不知道自己症结在此。他们的失眠、焦虑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结果就医时发现已患了严重的孤独倾向,也就是说,是孤独倾向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上述症状。

  走出孤独
       解除孤独感大致有两个途径:一为本人的自我成长,二是专业心理疏导促进人格成长。一旦发现自己有孤独倾向,应该清醒地告诉自己,把自己禁锢在孤身独处的樊笼里,得到的只有孤独而不是快乐。应该勇敢坚定地打开心灵的门窗,走出个人小天地,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从事心理研究的相关专家指出:人们可以采取三种方式避免孤独感的产生。一是适度紧张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出某种失落感,充实的生活对改善人的抑郁心理有微妙的作用;二是尽可能地培养起良好的兴趣爱好或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引发新的追求;三是适当变换环境,避免滋生惰性,到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能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随环境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四是可以做一些关于人生哲学方面的阅读,并结合生活体验加强对生活的感悟,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感悟生活的真谛,心理自我真正强大起来。

下一主题:幸福者更愿意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