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媒体采访】危险游戏“人体刺绣”造成青少年很大身心伤害

前段时间,一款名为“蓝鲸”的死亡游戏,从俄罗斯流入境内,诱导和操纵游戏参与者自残甚至自杀。如今,又一款类似的危险游戏“人体刺绣”又开始在网上火了,体验者同样是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真可以说,是在拿生命玩游戏。

 

所谓的“人体刺绣”,顾名思义就是在你的手臂上,手掌上甚至在嘴巴上,用针线将皮肤缝起来!这种游戏与蓝鲸死亡游戏一样,通过网络传播,我国青少年群体也慢慢不断受到诱导和影响……

 

不过,这种在身体上“穿针引线”的脑洞并非是个人独创,而是来源于日本漫画《东京食尸鬼》里的角色铃屋什造,为什么青少年孩子会沉迷这种危险游戏?家长该如何引导?

 

2017年6月23日,广东南方卫视Tvs2《今日最新闻》栏目特约记者何淼、黄恩琳、摄影师谢建辉围绕“青少年为何沉迷危险游戏”话题,采访了我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王蓝老师。

 

记者问:青少年尝试沉迷危险游戏,反应了青少年的什么心理状态?

 

王蓝老师答:参与并沉迷到这种危险游戏的主要对象都是青少年,青少年出发点主要是对于游戏的好奇,充满新奇感,好奇本是人的天性,同时,出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欲望,所以青少年很容易就会为了追求好奇,新鲜感而参与游戏之中,以标新立异来寻求存在感和认同感,青少年心智不健全,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成熟,没有是非判断力。就会不由自主“钻进去”这种游戏之中。

 

有一些儿童或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的现实情况常常是父母不能真正尊重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有些父母还存在着对家庭成员的暴力情形;即便没有暴力举动,诸如孩子在学校、朋友中受到欺凌,父母也没能及时正面干预。孩子本身存在心理疾病,对于孩子来说,家庭亲情已经不是一道抵御风险的安全阀,而是施加重压的冰冷机器。他们经常情绪不好、失落抑郁,甚至是厌世,这个游戏恰巧可以教他如何宣泄内心愤怒的情绪,孩子便会十分感兴趣,会主动寻求这样的刺激状态,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记者问:如果青少年长期沉迷这类游戏,会带来什么影响?

 

王蓝老师回答:青春期的孩子是处在人格发展的阶段,是情感和认知整合的关键期,如果这个时期的孩子用不健康的方式来寻求存在感,释放内心情绪,长期下去会有人格障碍或者是成长的情感缺失,会影响到生活,甚至这种极端行为,会危及到生命。就比如说,抑郁症患者,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直接选择自杀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情绪,而是采用自残的方式,以自残方式寻求内心快感,慢慢地,自残就升级到了自杀。

 

记者问:当家长或者长辈面对孩子沉迷这种危险游戏,该如何处理?

 

王蓝老师答:长期沉迷这种游戏,其实是对家长甚至是父母发出一种内心求助感的讯号,希望得到关注,沉迷在通常情况下青少年想表达的目的就是得到强烈认同感,以确定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做的是对的。孩子在家庭或者是社会觉得无法融入,找不到归属感缺乏社会支持,内心孤独从而导致沉迷这种危险游戏之中。这种危害不仅仅会在身体上造成不适,也会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作为家长,家长应当和孩子和平相处,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时,有些家长可能会以严厉的方式进行教育。在孩子青春期,是很需要的到家长甚至是长辈的尊重的,首先家长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关注到孩子情绪状态,了解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孩子进行沟通,防止孩子的自虐行为,给到孩子及时的支持、认同和安全感。

 

青少年在青春时期会有一定的心理冲突,一方面,孩子会有一旦发现孩子已经进入了游戏,需要做好心理疏导,教会孩子怎么判断自己面对的这些情况,该怎么处理,及早从这种危害自身健康的状态里走出来,如果家长无法处理,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


下一主题:【媒体采访】80后家庭观:超过9成需要父母照顾孩子